盼啊盼,《大秦赋》中的嫪毐终于下线了。
这个活在热搜里的男人,虽然结局悲惨,但也算轰轰烈烈。
他的故事,几乎不用粉饰,就是一段传奇。
在《大秦赋》中最遗憾的就是由于“众所周知”的原因没能看到“摔孩子”的那一幕。
但是在电影《荆轲刺秦王》中,却真实的展现了这一场景。
李雪健所饰演的秦王嬴政在看到太后与嫪毐生下的两个孩子时,毫不犹豫的就将其摔死。
这一版,正是陈凯歌在 1999 年拍摄的《荆轲刺秦王》。
整部影片耗资巨大,众星云集,陈凯歌不仅亲自出演吕不韦,还拉来了当时的几大演技大腕,巩俐,张丰毅,李雪健。
但整部影片下来,大家记得最死的,却是戏份不多的配角王志文。
他所饰演的角色正是嫪毐。
邪,美,恶,三个字就是嫪毐的真实气质。
而王志文正是完美符合这个气质的,光看剧照,便足以让人毛骨悚然。
眼神里那股子亦正亦邪,那一笑一抬头,狷狂妖媚,让人觉得此人,一定有极变态的一面。
直到临死前他还在嘲笑秦王嬴政并非秦王室血脉。
这样的“污蔑”对嬴政来说是不可忍受的。
他布局天下一盘棋,为了就是成为第一位皇帝,这是他苦苦打拼的身份意义之所在。
于是他下令,在场人,一个不许留。
在本片中,看这两位实力派演员飙戏实在是过瘾。
相比李雪健所饰演的秦王,王志文其实是个配角,但他却对剧本钻研的比
导演编剧还透。
他看完剧本,陈凯歌问他对嫪毐有什么体会,王志文答,「这个人是个爱情烈士」。
陈凯歌震了,说了一句,「你厉害」。
是的,王志文对演戏的执着从小就刻在了骨子里。
小的时候他就酷爱文艺表演,甚至在课余时间还参加了青年宫中学生艺术团,成了一名话剧演员。
然而,世事难料,在他 13 岁时,父亲在上班途中因车祸去世。
家里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。
18 岁的他想要报考北电,他的大哥明确表示了反对:
“咱们家也没有背景,你也长得不像干这个的,而且你去考又要花一笔钱 …… ”
那笔钱,是他母亲半年的工资。
幸好,二哥和母亲的支持,让王志文还是去参加了考试。
没想到,在考前半个月,出了严重的车祸。
可王志文不甘心这样放弃,“我就是爬,也要去考试。”
最终,王志文被北电表演系 84 班录取,他的文化课成绩,全班第一。
在电影学院的四年,王志文精深锤炼声台形表各路功课,1988 年,王志文从北电毕业。
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中央戏剧学院研究所当台词课老师。
他一边任教,一边接触各种表演机会。
没事他就去各个剧组跑跑龙套,打打酱油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视剧《过把瘾》开播,让他一举奠定了妈妈辈心中“男神”的形象。
在《过把瘾》中,王志文所饰演的方言,是个潇洒,有点吊儿郎当的文青。
他是市文化馆里的公务员,每天的工作就是喝茶看报纸。
惯常的动作,是坐在沙发上,抽着一根淡淡的烟。
洒脱不羁并虚无着,时而发表一些“废物论”:
“辞职了干嘛?我会干什么呀?我就这么废物。事先声明,我可什么都不会。”
这样的角色在 90 年代全民进取的大环境下,很容易被演成是不思进取的窝囊废。
但是王志文演出来,却让你觉得有种潇洒超脱的文青范儿。
他的笑,是嘴角肌肉轻轻地打开,阳光灿烂中带着一种蔫坏的感觉。
偶尔表现出的绅士气质,又让人恨不起来。
这个角色的大火,让他后续推出了歌曲,顺便还打破了当年中国磁带发行量记录。
但他并没有因此走流量路线,反而是更踏实的演戏,工作。
在 20 多年的演艺生涯中,王志文从淳朴的农村小伙儿,演到时尚的都市白领;
从忧郁的文艺青年,演到稳重的草食大叔;从阴险的黑社会,演到刚正的解放军;
从闷骚男,到毒贩子。
他演过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,但对于大多 90 后人来讲,对于王志文最初的印象,是来自他那部著名的《黑冰》。
在本片中,他饰演一个偏执而疯狂的高级知识分子兼大毒枭郭晓鹏。
片中最为封神的一段就是这 11 分钟的长独白,奉献了王志文影帝级的自我剖析。
这段台词更是堪称中国台词界教科书。
尤其是这癫狂一笑。
他承认游戏已经结束了,但打心底不认为自己输了。
其实,王志文的演艺生涯中,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名场面。
电视剧《天道》中,他的角色丁元英更是达到了“似魔似鬼”的程度,随便一句台词,都让人好几遍才能看懂。
是的,一个演员的终极功力,还是要看台词。
话剧演员出身的王劲松,这样夸他:
王志文演的戏,是可以用耳朵听的,不用看。
在中戏担任台词课老师的他,其实在《墨攻》中更是担任刘德华的台词老师。
刘德华说他拍《墨攻》之前也想过如何去讲古装片台词,但开拍后他发现王志文讲台词的方法和他琢磨的不一样,王志文的更好。
他开始跟着王志文的状态走,「我的表演因为他改变了很多,讲话就也尽量自然,不那么古装」。
什么是好演员?好演员就是哪怕在群戏中也能一眼就看中他的镜头。
群戏最能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戏素养。
《风声》是个大群戏,有周迅、张涵予、李冰冰、苏有朋。
在剧组,戏里戏外没人不怕王志文。
剧中,王志文演的特务处长手段凶残,剧外,王志文行走间都带着强烈的戏骨气场,大家对王志文都很敬重。
当时剧组有句话,「王志文单挑华谊群星」。
这就是他的魅力,以至于今日,厂长在随便写任何一个实力派男演员的时候。
评论下方总会有一个名字的出现,那就是王志文。
在大家心里,实力派的名单中总少不了他。
的确,电影学院教的,戏比天大,他一直记着。
所以,和演戏无关的,他基本都不会出现。
“钱,我喜欢,我跟它没仇。拍广告挺诱人,挣钱快,但这钱我挣得不舒服,我觉得是在买卖,而且卖的就是这张脸,我觉得挺没劲的。”
有人劝他,要多懂变通。
但王志文并不认为,不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。
外部世界可以变,但在他这儿不能变。
尤其是演戏,他始终保持着当年爬也要爬去考场的那个拼劲!
这样的演员,才是国内真正不可或缺的好演员。